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逆流之8】地下室的小白兔

熬過一個關卡反而就鬆懈了,要不得要不得。

記得二○○四年第一次到The Wall的時候,認真逛的是當時還在的「金屬小築」,小白兔反而是沾個醬油三十秒就出來了。當時對廣義的西洋搖滾樂可說是一無所知(甚至可以說毫無興趣),就算店員說想試聽什麼都能聽也沒頭緒。若不是它發了一些台灣團,提供一個較親近的切入點;若不是我去買薄荷葉《的士房間》專輯首賣演出的票時碰上一個巧合(前幾天看公視硬地搖滾的紀錄片看到壞女兒,於是買票當天發現坐在櫃檯裡,以及小電視播的〈神的小羊〉MV裡的那個人超級眼熟);若不是當時The Wall預售票是小白兔賣的,想看表演就是得走進去買--我可能永遠沒辦法拉近自己和它之間的心理距離。


原本不太確定,但找出CD查發行年份後就能肯定地說了:我在小白兔買的第一張專輯是Exposions in the Sky的「Earth is Not A Cold Dead Place」,第二張專輯是Plus Minus的「Let's Build a Fire」。


 Explosion in the Sky - First Breath After Coma




Plus Minus - Let's Build a Fire 

要說它們是我聆聽方向的轉戾點好像有點太誇張了,但確實是造雨的上升氣流。如今要回想當時出手購買的原因意外簡單:都是因為其中有令人聯想到金屬,以及管弦樂的元素。具體而言,Explosion in the Sky的話,是大量開鈸、擊點綿密的鼓編曲有金屬味,樂曲總長動輒八、九分鐘,旋律轉折多簡直是在分樂章這點則是某些金屬樂和管弦樂共通的;Plus Minus是鼓手的鼓技(啊,我想起來了,我好像問過小蘇「有沒有什麼鼓手很厲害的團可以介紹一下」,哈哈)、複雜的變拍行進、時輕盈時厚重的編曲反差有金屬味,而〈Let's Build a Fire〉一開頭就用了小號等管樂器。

當然了,誰都不可能不注意到側標上(以及滿店內)那個奇怪的名詞「後搖滾」,以及「獨立音樂」這帶來生猛的邊緣意象、自主權限的辭彙。往後,我的目光自然而然循著這兩個名詞開展,心象焦點的轉變最終讓週遭實際的音樂風景也跟著變貌。言靈。上述那兩股上升氣流進入這兩個冷峻的空域後才真正凝結成雨,滋潤也沖蝕了某些土地。

是的,滋潤,也沖蝕。這兩個名詞拓展了我的聆聽世界,無庸置疑,但幾年的學院訓練、進入商業體系後,我反而感覺從它們身上感覺到危險的侷限性。我打算日後再寫一篇文章整理思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