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神聖かまってちゃん on 「Coming Soon」

值得紀念(?)的無線頻道音樂節目初登場。大意:の子根本沒在唱,從嘴裡拿出泡麵裡會有的那種魚板(ナルト)貼到攝影機上,曲子結束跑到主持人中居正廣身邊問他要不要吃魚板他口袋裡有,中居想問他前半段歌詞沒唱,這樣不就沒把想傳達的理念傳達出去,沒關係嗎?の子說沒關係,重要的是「瞬間」(他之前好像說過自己是活在「瞬間」(?)的男人)。中居說他們彩排的時候明明蠻乖的,の子回說他就是會在正式來的時候發威。最後の子扯到網路上有人說他有點像草彅剛,中居回說草彅比較乖一點,就進廣告了。兩人對話的時候彼此打斷就算了,團員也一直喊の子叫他克制一點(其實根本是想製造混亂吧......)。


這段影片上傳到Youtube的第一天點閱率是13萬,已經夠扯了,刪除前確認到的數字是60萬。

の子在接受MUSICA訪問以及自己生放送的時候都強調過自己很想上電視,甚至「8月32日へ」這張專輯就是在他「想要有個名目可以上電視」的情況下決定發行的,躁期衝動下連「整張都舊歌新錄也沒差」這種話都說出口了(脫離躁期後又自己覺得這話太扯)。問題是,稍微追過かまってちゃん、服膺他們音樂性的人都知道,其實の子看待音樂時根本是認真過了頭。

那又為何需要在電視上自毀形象,完全不展露對音樂的關心?愛稱自己為戰略家的他上電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這段演出第一時間帶給我的其實是這些困惑,而不是驚奇或爽感。

下班前讀了線上媒體NATALIE和の子的對談,似乎找到一些提示。對談中,他一再強調網路之於他的重要,狂氣就是勇氣,音樂甚至是次要的。這才意識到,の子的現實感和網路密不可分;透過即時媒體確認自我存在、確保行動力的需求會先於他的自我表現(也就是音樂)。而他所謂的媒體「戰略」,實際上或許都是非常私密的,根本是個人的心理需求,不在,也不該在,就算想也無法放進音樂形式或商品行銷的框架裡討論。只不過是因為の子的意志和神聖かまってちゃん敘事的界線原本就相當模糊,想捕捉可消費樂團形象的大眾媒體才會意外接受到紊亂的意識流,簡直像被訊號蓋台一樣。

說穿了,這次演出就只是資訊爆發時代的一種錯置吧;雙方都只是在做自己平常做的事。

60萬人裡面說不定有59萬人會認為かまってちゃん是想製造(用台灣的例子來說的話)劉子千效應,炒作話題來做病毒式行銷。但我想,看到這段影片的一般大眾不是冷眼以對就是怒火中燒吧,這麼極端的溫度下病毒怎麼活呢?若他們棄絕溝通的演出真有任何擴散效用的話,在我的想像中,那會是鬼針草式的--黏附上偶然經過、漠不關心的動物,絕大多數在迤邐的時光中腐爛,唯有少數會在共謀的目光中紮根茁壯。



9/1 補充:結果我今天就在2ch看到有人貼出當年の子在2ch樂團版的鬧版串,の子在裡頭的發言其實幫自己的行動下了許多註腳,尤其證明他使用媒體的方式從一開始就跟「略述或再現自己的作品」扯不上任何關係,好奇的朋友可以讀一下。另外還看到有人說,應該要將の子視為作曲者而不是演奏者予以評論,我其實也比較喜歡這個角度。

http://unkar.org/r/band/121138816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